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访谈
致力深度融合 服务大湾区发展 ——专访香港天文台新任“掌门人”郑楚明博士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20-03-05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美丽

2020年2月,郑楚明博士出任香港天文台第十六任台长,中国气象报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首先恭喜您履新香港天文台台长。鉴于内地朋友、气象界同仁渴望对您有更多了解,您能介绍下个人情况吗?

郑楚明:我于1989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物理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量子力学,与现在从事的气象工作很不一样。在毕业前一年,我投考香港天文台,幸运被录用,成为科学主任。工作半年后,我被选送到英国气象局受训5个月,回香港后成为一名天气预报员。受训的经历,目的是让每名科学主任都能认识到预报工作的重要性。

除了天气预报之外,我初期的工作范围还涉及水文、微气象、气象卫星接收系统运作等领域。这期间,我参与“电视天气报告”,当上了天气主播,做了十多年,直至2010年为止。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的工作领域转向航空气象,并参与国际民航组织相关工作。2003年至2011年成为机场气象观测和预报研究组观察员;2010年至2012年被选为亚太区航空计划及实施区域组的通信/导航/监察及气象小组共同主席;2013年至2015年成为亚太区气象小组副主席。

2011年,我晋升为助理台长,转为负责公众天气服务;2020年2月,晋升为香港天文台第十六任台长。

记者:您认为,近年来,香港气象事业取得了哪些进展?

郑楚明:在临近预报方面,2018年,香港天文台被世界气象组织指定为亚洲区临近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近年来,香港天文台积极发展的社群版“小涡漩”临近预报系统,供亚洲或其他区域的气象单位采用或试用。2019年,凭借临近预报服务,香港天文台获得2019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和第十九届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

在航空气象领域,2018年7月,香港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立的亚洲航空气象中心正式运作,主中心位于北京的中国民用航空局,而香港天文台作为备份中心,致力为亚洲区内航空业界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此外,2019年11月,香港天文台开发的“我的航班天气”电子飞行包流动应用程序在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航班上投入服务,为机组人员提供最新的气象资讯。这是全球首个由官方气象机构开发,并获官方民航机构接纳供业界使用的电子飞行包天气流动应用程式。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电话的高速发展,香港天文台亦重点发展官方网页和流动应用程序“我的天文台”APP,向公众发布信息。2019年,香港天文台的网上服务用量达到1.87亿页次。此外,还积极拓展社交媒体传递气象信息。面对网上资讯泛滥,香港天文台透过社交媒体有效提醒市民留意网上出现的流言,并提供正确的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香港天文台亦引入这项新技术,提升预报技术和加强服务,在临近预报、卫星图像自动辨认大气重力波等方面有不错应用。

郑楚明(右)与香港长者安居协会在2019年12月4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市民提示寒潮将到,做好准备。香港天文台提供

记者:近年来,香港天文台与内地、澳门气象部门合作愈发紧密,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民众能否从中切实获益?

郑楚明:粤港澳三地合作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近年来,三地气象部门合作愈发紧密,在多方面取得了进展:

2017年8月,在中国气象局的组织下,粤港澳三地气象部门合作,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为发展大湾区气象事业提供依据。

2019年4月,香港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推出“大湾区天气网站”,提供涵盖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11个城市60多个地区的7天天气预报等信息,为穿梭大湾区的民众提供便捷可靠的优质气象服务。

三地共同开发以网页为基础的港珠澳大桥气象数据显示平台,已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

在粤港澳的气象业务合作基础下,三地实现气象数据交换,并在有需要时进一步共享数据,这对三地监测恶劣天气起着积极作用。广东省气象局提供南海北部的石油平台和气象浮标数据,对监测南海台风特别有帮助。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的协调下,三地气象部门针对重要天气过程会进行会商,彼此交换情报,分享三地对重要天气过程的分析和评估,提高三地公众气象服务水平。

记者:为配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合作,香港天文台正在推进哪些工作?

郑楚明:《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包括气象科技创新、气象深度融合、智慧气象服务、智能网络业务、气象协同观测等。目前,粤港澳三地每年都会通过合作会议和研讨会分享业务和技术经验。香港天文台今后会积极与粤澳加深合作协调机制,共同推进《规划》。

香港天文台正与广东省气象局、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建设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落地深圳的中心已于2019年底运作。香港天文台亦会继续与粤澳一同筹建《规划》中“三中心三平台”的其他项目。

记者:您对未来香港天文台发展,以及与内地、澳门的气象合作有何展望?

郑楚明:在《中国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气象科技长期合作安排》(以下简称《安排》)下,香港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每两年进行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回顾合作项目进展,探讨未来合作的大方向。《安排》有利双方未来持续和更深入的合作。

未来,在《规划》指引下,通过现有合作会议和科技研讨会机制,粤港澳将会进行更密切的交流合作,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型气象服务,强化气象协同观测,共同推进《规划》设定的合作项目,构建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保护大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态文明保障水平。

记者: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快速发展,香港天文台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公众教育?未来将如何开展相关科学普及活动?

郑楚明:香港天文台一向非常重视公众教育,每年都会举办开放日活动,通过展览和游戏,让公众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除此之外,还欢迎公众到香港天文台总部参观,亦会到中小学进行讲座和举办公开讲座。

在重要天气来临前,香港天文台会通过面书、Instagram、微信、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发放信息,提示公众采取防备措施,减少恶劣天气带来的损失;亦会每星期制作和推出系列“气象冷知识”公众教育视频。该视频现已推出超300集,公众反馈很好。

未来,香港天文台会继续制作公众教育视频,亦会举办开放日、参观活动、学校讲座、公开讲座及比赛等,让更多市民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公众对防灾减灾的认识。

记者:今年年初,香港天文台发布消息称,2019年是香港1884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面对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挑战,香港天文台做了哪些工作?

郑楚明:2019年是香港1884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除气温上升外,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强的降雨,造成低洼地区积水、河道泛滥及泥石流,给民众安全带来重大威胁。我们担心的亦包括气候变化带来更强的台风及其相关的风暴潮,威胁香港沿海区域。

2017年的超强台风“天鸽”和2018年的超强台风“山竹”先后吹袭珠江三角洲,与两个超强台风相关的风暴潮在珠江口沿岸地区造成严重积水和破坏,带来重大损失。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香港天文台继续多方面的工作。一是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知水平。我们会通过系列活动,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的认知,了解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应对措施。

二是加强气候预测。香港天文台会按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评估气候变化对香港带来的影响,加强向公众的展示;继续提高气候变化评估的技术和设备水平。三是强化科学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了气候变化督导委员会,香港天文台是成员之一。该委员会现正进行研究,分析过去风暴潮带来的极端海平面事件的出现频率,研究在气候变化的情境下未来热带气旋带来的极端风力,以及对沿岸重要设施的潜在影响。

记者:您如何理解20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

郑楚明:20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气候与水”。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水的多寡对人民生活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水的循环,造成部分地区干旱、部分地区洪涝,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民生,严重时更会造成灾难。

长远来说,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于沿岸城市,如香港的威胁将更大,台风相关的风暴潮会愈见频繁,对沿岸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香港天文台的开放日活动尚需择机。在此,借中国气象报社的平台,祝愿广大气象同仁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