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访谈
中国气象局9月新闻发布会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9-02

王志华: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9月新闻发布会。今天为大家邀请到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张鹏。首先,由我向大家介绍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和9月气候趋势预测。

王志华:我先介绍一下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8月,全国平均气温21.1℃,较常年同期偏高0.3℃。全国平均降水量118.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4%。全国天气气候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南方遭受暴雨洪涝灾害。8月,我国出现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8月7日至12日,南方地区出现持续性降雨暴雨过程,暴雨区域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累计降雨量达100~200毫米,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水位。8月11日夜间至12日白天,湖北随州北部出现了中到大雨,南部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区域特大暴雨。8月11日20时至8月12日20时,随县柳林镇24小时雨量达519毫米,最大6小时降雨量达463毫米,均超过本站历史极值,其中8月12日05时、06时小时雨量分别达到105毫米和104毫米。

王志华:二是生成和登陆台风均偏少。8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共有4个台风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5.8个)偏少1.8个;有1个台风(卢碧)登陆我国,登陆数较常年同期(1.9个)偏少0.9个。第9号台风“卢碧”8月5日上午11点20分前后在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受“卢碧”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出现25~50毫米降水,海南北部、广东南部、福建东部和南部、浙江东部的降水量超过5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100毫米,其中福建宁德(191.8毫米)、福建莆田(163.3毫米)和浙江平阳(155.7毫米)、福建福鼎(153.6毫米)、浙江三门(150.5毫米)超过150毫米。

王志华:三是西北东部气象干旱持续,华南西部气象干旱有露头。8月初,宁夏南部、陕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华南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8月中下旬,西北地区东部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受降水影响,西北地区东部气象干旱有所缓和,尤其重旱和特旱面积有所减少。8月上中旬,华南地区有明显降水过程,气象干旱得到缓解,但8月16日以来,华南地区降水量较少,广西累计降水量4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7.7%。受温高雨少影响,广西气象干旱再次露头并发展,目前,甘肃东部、宁夏大部、陕西东北部及内蒙古西部等地仍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广西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

王志华:四是南方多地高温日数多。8月,江南大部、江汉南部及重庆大部、四川东南部、新疆东南部、海南大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有5~10天,其中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超过10天。与常年同期相比,湖南西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西北部、海南东部偏多超过5天;海南高温日数为1961年来同期第二多。全国共有145个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极端阈值,其中甘肃、广西、贵州、湖北、湖南、陕西、四川等7省(区)28个站破历史极值;104个站极端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或超过极端阈值,其中广西、贵州、湖南、四川等4省(区)的17个站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当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高温天气仍在持续。

王志华:五是西南至黄淮地区降雨偏多。8月,西南地区南部和东北部、江汉、黄淮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一般有200~400毫米,其中重庆中部至北部超过400毫米,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湖北、河南等地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其中重庆大部、湖北西部等地偏多1倍以上。四川降水量(243.2毫米)偏多31.9%,河南(219毫米)偏多62.6%,陕西(158毫米)偏多33.4%。陕西紫阳(432.5毫米)、白河(449.3毫米)等10站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勉县(373.1毫米)等7站为次多。8月23日,华西秋雨开始,较常年偏早。

王志华:2021年8月,全国气象部门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48495条,雷雨大风、暴雨等预警信息发布数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0%、17%。

王志华:下面介绍一下9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

从降雨的情况来看,预计9月份,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和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内蒙古东部、汉水上中游、西南地区东北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

从台风的情况来看,预计9月份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接近常年同期(4.9个)或偏少。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国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接近常年同期(1.8个)或偏少。预计9月上半月台风不活跃,未来10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可能有1~2个台风生成,9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台风进入相对活跃期,并以西行为主。

从温度的情况来看,预计9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东北地区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西部和南部、青藏高原等地偏高1~2℃。

王志华:具体来看未来十天,也就是9月3日至12日的天气预报。

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江南东部、华南南部以及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50~80毫米,其中四川盆地、陕西南部以及黄淮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50~200毫米,局地超过30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9月3日至5日,西北地区东部至黄淮地区自西向东还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黄淮大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河南中东部、山东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有80~150毫米,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局地可达200~300毫米。6日之后,上述地区雨势将明显减弱。3日至6日期间,河南仍多降雨天气,其中河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有80~150毫米。之后以多云天气为主,有分散性阵雨。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前期有所加强,9月5日至8日,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降雨、降温过程,降温幅度一般在3~6℃,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华北北部、东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6日之前,江南和华南的部分地区有1~3天的高温天气。之后,高温天气逐步减弱。

王志华:最后提出几点气象服务提示和农业生产建议。

一是建议继续抓好秋季防汛工作。今年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较常年偏早;9月,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地区东部降雨仍然偏多,需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二是建议华南等地做好防台风工作。9月依然是我国的台风季,且多登陆广东、台湾、福建和海南等地,相关部门应做好防御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建议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9月中旬开始,我国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将从北到南陆续进入森林、草原秋季防火期,各地应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四是建议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9月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初霜冻开始日期偏晚,其中东北地区东部偏晚3~5天,利于作物成熟收晒;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降水偏多、温度偏低,局部初霜冻较常年偏早1~3天,将增加作物贪青晚熟风险,各地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采取促早熟措施促进作物正常成熟。华北北部、黄淮、江淮、江汉、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洪涝和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作物充分灌浆和正常成熟收晒,需及时排涝降渍、加强田间管理,以减轻渍涝和阴雨不利影响。江南、华南大部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总体利于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发育;但华南西部降水偏少,需防范干旱的不利影响。

王志华:我通报的内容就是这些。今天还有一项发布内容,请张鹏先生介绍风云三号E星(黎明星)首图发布计划及看太阳首图发布的相关情况。

张鹏:风云三号E星(黎明星)于2021年7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定轨于降交点地方时5:30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卫星搭载11台套遥感仪器。风云三号黎明星是风云三号03批的首发星,也是全球首颗太阳同步晨昏轨道民用业务气象卫星。卫星自2021年7月9日开始陆续有10台遥感仪器(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风场测量雷达、太阳X射线极紫外成像仪、太阳辐射监测仪、太阳辐照度光谱仪、电离层光度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先后开机,目前还有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和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的红外通道尚未开机。风云三号E星在轨测试工作于7月23日正式开始,预计2021年底完成卫星系统测试工作,卫星交付使用。依据黎明星在轨测试安排,制定首套图发布计划如下:一是9月2日发布黎明星看太阳;二是9月底或10月初发布黎明星看地球大气动力/热力场;三是10月底或11月初发布黎明星看地球微光、红外图像和高光谱;四是12月底发布汇集黎明星首套图册。

张鹏:今天是黎明星第一次对外发布卫星观测图像,本次主题为“黎明星看太阳”。

太阳是地球天气气候和空间环境变化的驱动源,外部结构分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在这一层大家比较熟知的现象有太阳黑子;而最直接影响地球环境的是日冕层,业务和科学的观测需求最为旺盛。

本次发布的“黎明星看太阳” ,主要就是针对日冕层的观测图像,来自两台仪器,包括:太阳X射线极紫外成像仪观测的极紫外图像及多天动画、X射线图像,太阳辐照度光谱仪观测的紫外--短波红外波段的精细光谱辐射强度。

张鹏:太阳X射线极紫外成像仪是我国第一台空间太阳望远镜,也是国际上首台具有X射线和极紫外两个波段的太阳成像仪。观测数据用于监测太阳日冕活动,捕捉太阳风暴爆发过程,预报地球空间电磁场和带电粒子变化,预警太阳活动对航天航空、通讯导航、电网和石油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影响。

太阳辐照度光谱仪是我国第一台空间对日全能谱高光谱观测仪器,监测太阳入射地球的能量微小变化,包含丰富的太阳光谱精细结构,对精密监测地球气候系统能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张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今天发布的四张图像。

第一张是黎明星(FY-3E)太阳极紫外图像。

太阳活动区蕴含着巨大的磁场能量,它们在极紫外图像上呈现为明亮的区域,活动区上方等离子体温度高达数百万度,当活动区中蕴含的磁能释放出来的时候,会产生耀斑等太阳爆发现象。

耀斑犹如太阳大气中的猛烈风暴,可以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多达10^25焦耳的能量,在极紫外图像上表现为非常明亮的斑块。耀斑会扰动地球空间环境,影响人造卫星的正常运行,干扰载人航天活动。

冕洞在极紫外图像上好像一个黑黢黢的洞穴,它是日冕中温度较低、密度较低的区域,来自冕洞的高速太阳风如果吹拂到地球,会扰动我们的地磁场,有时会带来地磁暴和绚丽的极光。

张鹏:第二张图像是黎明星(FY-3E)太阳极紫外动画。

这段太阳极紫外图像做成的动画展示了日冕在数天之内的变化,随着太阳缓缓地自转,太阳上的活动区、冕洞等特征也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宛若一幅壮美的画卷。

张鹏:第三张图是黎明星(FY-3E)太阳X射线图像。

X射线比极紫外波长更短,它看到的是太阳活动区内温度更高、图像上更亮的日冕气体。

张鹏:第四张图是黎明星(FY-3E)太阳光谱精细结构。

在EUV图像上叠加了入射到地球大气层顶的太阳光谱精细结构,太阳光谱数以万计的吸收线和发射线,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太阳信息宝藏。

本图展示的是2021年8月31日首次对日观测全光谱数据,可以清晰看到丰富的太阳夫朗和斐谱线及其精细结构。

王志华: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中国日报记者:有了黎明星的观测,对我国空间天气业务会带来哪些方面的提升?

张鹏:开展空间天气监测是黎明星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黎明星装载了太阳X射线和极紫外成像仪、太阳辐照度光谱议等6台可以用于空间天气业务的仪器。

太阳活动水平监测和预报是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预报台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之一。我们目前的业务主要是利用国外卫星资料来监测太阳风暴,预报预警太阳爆发现象、近地空间电磁场和带电离子的扰动程度、电离层和地磁活动水平,为航天航空、通信导航、电网和石油管道等相关行业用户提供空间天气服务保障。黎明星X射线和极紫外成像仪投入业务运行后,可以为当前业务提供自主可控的观测数据,摆脱对国外资料的依赖。

此外,观测资料还可以为我国第一代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模式提供研发和检验的数据支撑,观测资料也可以为太阳物理研究,深化对太阳风暴机理和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提供重要的观测数据。

中国乡村之声记者:从前段时间开始,我国华西地区降水连绵不断,请问今年华西秋雨是否有所提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华西秋雨接下来的发展态势如何,会对我国哪些区域造成影响?气象专家有哪些防御建议?

贾小龙:今年华西秋雨南区,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以及陕西南部,于8月23日进入秋雨季,较常年偏早17天。华西秋雨北区,包括陕西南部大部、宁夏南部和甘肃南部,尚未进入秋雨季。根据中国雨季监测指标,将南、北两区域中秋雨先开始日期作为整个华西秋雨的开始日,所以2021年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

造成华西秋雨偏早的原因主要是8月以来副高总体偏强、偏西,有利于更多的暖湿气流输送至华西地区,同时8月下旬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有利于冷暖空气在华西地区交汇,导致华西降水过程频繁、雨量偏多,秋雨开始偏早。

从8月23日至31日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显示,南区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部分地区偏多超过2倍;北区大部降水量偏少2-8成。预计2021年秋季,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四川东部、重庆大部、湖北西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东南部偏多2~5成,华西秋雨总体较常年偏强。上述降水偏多的区域需关注强降水及连阴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及对秋收秋种等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长江上游流域、汉江流域、黄河流域需注意防范秋汛。

王志华:华西秋雨影响区域,特别是四川、陕西南部,是山洪和地质灾害多发区,也有一些中小河流流域,防汛压力比较大,要继续予以关注。

中新网记者:预报显示,河南地区9月3日开始又有一轮新的降水过程,请问这次降水情况如何?对农业和城市会有怎样的影响?

薛建军:我们都非常关心和关注河南地区的降水。预计9月3日至5日,西北地区东部至黄淮地区自西向东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黄淮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上述地区累计降雨量有30~60毫米,其中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陕西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80~150毫米,四川东北部等地局地可达200~300毫米。此次降雨过程中,四川盆地、陕西南部降雨持续时间较长,河南中东部、山东降雨集中在4日至5日,雨区移动较快;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达7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目前,黄淮地区夏玉米普遍处于吐丝至灌浆乳熟期,棉花处于裂铃吐絮期,夏大豆处于结荚期。降水增大农田土壤湿度,土壤过湿范围进一步扩大,与8月27日相比,河南过湿站点比例由55.9%增至79.5%。土壤持续过湿,低洼地段或排水不畅的农田出现短时积水或渍涝,不利于作物根系呼吸,高秆作物倒伏风险增大。

另外,要防范城市内涝、道路积水等方面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农民日报记者:再过一个月就进入秋粮收获期了,我想问关于秋粮三个集中产区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东北地区,东北初霜期与常年比是偏晚还是偏早?如果初霜期提前有什么影响,怎样应对?第二个是黄淮海地区,前期一直是风风雨雨,未来会风平浪静一段时间让农作物休养生息吗?第三个是南方稻区,雨带北移,华南和江南的降水整体偏少,江南、广西已经出现了干旱,会不会继续出现干旱?南方寒露风会不会出现,应该怎么防范?

薛建军:从春播以来,我国主要农区气温偏高,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对农业生产、粮食丰收是有利的。当然,干旱、暴雨、阴雨等农业灾害在不同的区域时有发生,但总体来说是相对偏轻的。中东部地区有局地的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是河南,东部地区遭遇了阶段性的低温,西北地区东北部遭遇干旱,南方地区和新疆遭受了高温的危害,特别是今年的新疆棉花生产受到了高温的影响。

秋粮关键时期,东北地区最怕的是连阴雨和霜冻偏早。刚才提到9月上半月台风不活跃、9月下半月台风活跃,要重点关注台风北上情况。霜冻偏早的区域不大,主要是内蒙古偏东区域、东北地区偏西区域,并且偏早的时间也不长。东北大部分地区霜冻是偏晚的。容易产生霜冻影响的区域,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安排生产,及时采取一些田间管理措施,促进作物正常成熟,或者增加热性肥料,促进作物早熟。

黄淮海地区9月4日至5日有强降水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后,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田间管理,施肥松土、排湿、除渍,防范作物倒伏,确保作物的稳健生长,特别是河南受灾地区,补种的作物要加强田间管理,争取好收成。

目前预测今年南方地区寒露风不会太严重,但也要积极防御寒露风对晚稻产区的影响,要及时关注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农业生产提示,采取以水调温的办法抵御寒露风的影响。

王志华:东北主产区初霜时间总体来看是偏晚的,只有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局部可能初霜冻偏早。黄淮海地区9月降水有间歇期。预计9月份广西局部地区的干旱可能会持续,但不会有大面积旱情发生。南方的气温偏高,寒露风总体来看不会特别严重。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气象部门滚动发布的预报。

中国科学报记者:X射线和极紫外观测到的现象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张鹏:我们肉眼通常只能看到太阳光球层发出的可见光,光球层中发生的现象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太阳黑子。而最直接影响地球环境的日冕层地面设备难以观测。极紫外波段可以看到日冕层中的活动区和冕洞等主要结构,X射线可以看到更亮的日冕气体,通过将不同波段结合起来,实现对太阳爆发现象全面有效的监视。

来自太阳的爆发现象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干扰人造卫星运行、影响导航定位精度、中断无线电通讯、甚至可能引起电网故障而导致大范围停电。空间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太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记者:今年我国气象灾害频发,农业气象年景总体情况如何?

贾小龙:今年总体的农业气象年景还是不错的。根据预测,9月份包括秋季,华西秋雨偏强,尤其是在华西秋雨的南区。9月黄淮、华西地区多雨,东北地区初霜冻时间总体偏晚,影响不大。

薛建军:我们的夏粮已经丰收了,早稻也增产了,东北在田作物长势比较好,后期东北霜冻也不是那么严重,粮食丰收的气象条件还是比较有利的。

王志华:今年虽然天气气候总体比较异常,但对于农业来讲,是一个正常偏好的年景,对农业生产总体是有利的。

封面新闻记者:今年夏季,华北特别是北京的朋友感觉雨水明显偏多,实际情况如何?如果偏多,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9月份华北、北京降水偏多的态势会持续吗?

贾小龙:今年夏季,我国北方总体降水比较多。华北,特别是北京,降水降偏多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这有几组数据。今年夏季,北京的降水量是626.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了65.2%,是1961年以来第3多,仅次于1969年和1994年。华北整个区域的降水量是42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3.9%,是1995年以来同期最多。华北地区东部,特别是北京,降水是明显偏多的,多雨期是在今年7月份,这是东亚夏季风环流系统和台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7月份东亚夏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北,华北东部处于副高西北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7月台风“烟花”在我国陆上滞留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加强了来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给华北地区提供了非常充沛的水汽来源,导致了降水明显偏多。

预计9月份华北地区的降水还是较常年同期偏多,华北北部偏多1-2成,华北、北京多雨态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新京报记者:截至目前,今年登陆我国台风具有什么特点?9月台风预测情况如何,会不会有超强台风影响我国,哪些区域需要重点防范?

薛建军:截止到8月3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偏少2.3个。登陆我国台风只有三个:烟花、卢碧、查帕卡,比常年偏少了1.5个。今年登陆我国台风的特点为:个数偏少、强度偏弱、但是台风“烟花”因为登陆我国以后移动速度非常慢,一路北上对我国的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预计9月份,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个台风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其中有1~2个登陆或影响我国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薛建军:平均而言,9月是全年出现超强台风最多的月份,虽然从台风生成来说8月最多,但就超强台风来说9月最多。1949-2020年,9月超强台风有91个,占全年超强台风的21.2% 。在这91个超强台风中,有42个影响或登陆我国,其中,2016年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登陆时候是超强台风级52m/s,2018年台风“山竹”极值强度65m/s,登陆广东台山时为强台风;2020年台风“海神”也是超强台风,它登陆韩国的时候是台风,移入我国后给东北地区造成较强风雨影响。9月出现台风达到超强台风影响我国的情况集中在三个区域,即华南沿海占比64%、华东沿海占比26%和东北地区占比10%。

9月出现台风达到超强台风级别、并影响我国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中秋国庆等出行之前要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做好防御。

东方卫视记者:今年我国雨带变化是什么特征,是否异常?如果异常,原因是什么?

贾小龙: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雨带的变化主要特点呈现为前期偏北、后期偏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主要与影响我们国家夏季雨带变化的东亚夏季风有关,今年东亚夏季风前强后弱所致。6-7月,今年夏季前期东亚夏季风以偏强为主,副高整体偏强偏北,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总体位置偏北,梅雨偏少。到了8月以后,随着季风减弱,副高有一个明显的偏南,冷暖空气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导致了多雨带位置偏南。

王志华:好,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参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