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卫星遥感
大气遥感
来源: 卫星遥感 发布时间: 2015-06-12

      【大气遥感】(atmospheric remote sensing)仪器不与被测大气直接接触,而在一定距离之外能确定大气的化学成时、物理状态及其时空分布的探测方法和技术。

      大气遥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重视。60年代以后,随着红外、微波、激光、声雷达及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种新型的大气探测方法,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成功更促进了大气遥感的发展。

      大气遥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各种电、光、声波及力学波等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频率、相位、振幅、偏振度等)及其与大气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折射、散射、吸收、频散等)关系,应用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以求得温、压、湿、风、降水及大气成分等气象参数。

      大气遥感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客,即大气信号物理学和大气遥感技术。前者是大气遥感的物理基础,主要研究大气中存在和传播的各种物理信号、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大气中各种物理信号的特征、各种物理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规律及其丐大气的相互作用、从物理信号中定量地提取所需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等;后者则是实现各种大气遥感原理的技术保证,主要包括人工信g发射源、信号接收、信号加工和提取、信息显示等几部分。

      大气遥感,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系统是利用人工信号源发出波动信号,然后通过接收它与大气相互作用后的信号,而达到探测大气的目的。声雷达、激光雷达、微波气象雷达以及甚高频和超高频多普勒雷达等,均属主动式大气遥感的设备;被动式系统则用天体信号源(如太阳)来替代人工信号源,直接接收大气本身发射的信号(大气信号源)未达到探测大气的目的。

      气象卫星上广泛用于探测大气温度、水汽、臭氧、云和降水、雷电、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等要素的方法,均是被动式大气探测技术。